滨州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INZHOU UNIVERSITY


孙子研究_中国兵书经典化及其传播研究专题[两篇]

  • 文献学视角下的中国古代经典兵书——从《武经七书》、“中国古代十大兵书”谈起

    徐勇;欧阳康;

    自北宋《武经七书》出现以来,直到2013年《滨州学院学报》"中国古代十大兵书论稿"特刊刊出,历代学者在兵书经典化和普及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尝试,但形成的结果仍有整数概念的束缚和作品时代、作品类型覆盖不广等遗憾。为了更好地推进古籍的经典化和普及化,以文献学视角为中心提出一种看法:将《太白阴经》《武经总要》《历代兵制》《三十六计》《训练操法详晰图说》《练兵实纪》六部兵书,结合"中国古代十大兵书论稿"所论述的十种兵书,共同列为十六部经典兵书,作为整合中国古代军事学资源的一种解读。

    2017年01期 v.33;No.153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子兵法》域外传播研究——以书籍流通为中心

    苏桂亮;

    《孙子兵法》在国外流传已逾千年,出版的相关著作蔚为大观,迄今已有45种文字译本,发行遍及全球各地,对传播《孙子兵法》发挥了巨大作用。依据《孙子兵法》东传西渐的流传经历,按时代进程,《孙子兵法》在国外传播经历了四个阶段:东传初始时期、西渐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兴盛时期和21世纪以来繁荣时期。《孙子兵法》在国外的传播,展现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兵学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2017年01期 v.33;No.153 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孙子研究

  • 《孙子兵法》《老子》孰先孰后?——与华云刚博士商榷

    韩博韬;

    《老子》的成书下限晚于《孙子兵法》的成书下限,华云刚的论文《〈孙子兵法〉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演变》之逻辑失误在于颠倒了《孙子兵法》与《老子》的成书先后顺序。《老子》文本的形成与思想的发展都是层累建构的过程。华文不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

    2017年01期 v.33;No.153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费留

    高友谦;

    通过对读简帛文献,对汉简《孙子兵法·火攻篇》中"隋其功"三字提出新的看法:"隋",应读为"隳";"其",代指敌方,而不是自指;"功",指功业,尤其是指土功,而不仅指战功。"隋其功"的本义,是要求对敌人的土功设施进行摧毁;而其反义——"不隋其功",就叫"费留"。"费留"通"昧瘤",意指暗瘤。

    2017年01期 v.33;No.153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子的地缘思想

    邱剑敏;

    孙子以地缘为研究支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的地缘观,孙子首创了诸多地缘概念,深入探讨了地缘与战争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地缘思想体系。从当代军事学术的角度出发,孙子地缘思想可区分为三个层次,由低至高依次为地缘环境思想、地缘战术思想、地缘战略思想。针对不同的地缘态势,孙子提出了相应的处置之道,既有拘泥一域、操作性强的具体行动原则,也有着眼大局、关照枢纽的战略指导思想,形成了实践性与理论性兼具的鲜明特色。深入探讨孙子的地缘思想,有助于理解孙子的军事思想精髓,进而完善其军事理论体系。

    2017年01期 v.33;No.153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航空文化研究

  • 航空审美文化研究初探

    孔新苗;

    相对于我国航空科技、制造的高速发展,我国航空文化研究明显滞后,开拓航空审美文化研究新领域,是在现代世界性交流的平台上打造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实践。在探索性描述航空审美文化研究的基础学术视野和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在文明与文化、科学与艺术"之间"展开工作的思路;提出首先建构中国航空审美文化"史前史"的工作步骤。

    2017年01期 v.33;No.153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民国边疆地区的航空教育

    韩荣钧;

    民国时期,我国航空教育逐渐开展。东北、新疆、西南等边疆地区能够开办航空教育主要是有地方强人的推动和主持。边疆地区以其地缘、经济、人才方面的劣势能取得这样的办学成绩,还是值得称道的。

    2017年01期 v.33;No.153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民国女飞行员的人生轨迹述论

    韩东珍;

    中国女性习飞行较西方为晚,且人数不多,但颇为世人注目。早期女飞行家多出身华侨或西化家庭,多在国外接受培养。由于民国时期国内保守、落后的社会环境,她们的飞行之志多不能顺利。民国女飞行家的开创、拼搏精神成为民族的一笔精神财富,给后人以激励。

    2017年01期 v.33;No.153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网贷消费心理

    王一鸣;

    随着大学生消费环境网络化和市场便捷化,大学生消费观念呈现出分期消费、提前消费和非理性消费的特点。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境遇和生活满意度三种积极心理学工具,充分解析网贷平台、网贷政策和网贷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找到内在理性善端和美德力量,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网络消费和融资观念。

    2017年01期 v.33;No.153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诚信文化及其建设的基本要求

    范根平;

    社会主义诚信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诚信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以塑造社会主义诚信文化精神为核心,以培养社会主义诚信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建构社会主义诚信文化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文化。当前,我国社会诚信问题凸显,加强社会主义诚信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主义诚信文化的形成有其自身衍生条件,如不断繁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优秀的传统诚信文化资源等,这为社会主义诚信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诚信文化,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诚信文化价值观,不断发扬传统诚信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同时科学借鉴西方诚信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对诚信文化进行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7年01期 v.33;No.15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历史研究

  • 清代噶礼张伯行互参案背后的政治博弈

    毕卫涛;

    康熙五十一年(1712),发生了两江总督噶礼与江苏巡抚张伯行互相参奏案。康熙帝随即派出钦差大臣赴江南对互参案进行会审。在长达8个月的会审过程中,审案钦差大臣、江南地方军政要员以及内阁重臣等对此案所持态度不一,或明或暗地通过各种手段影响着案件审理。4名审案钦差大臣只是"掩饰和解,瞻徇定议";安徽巡抚梁世勋、苏州织造李煦、江西巡抚郎廷极以及江宁将军马三奇等明显偏袒噶礼;大学士李光地则站在张伯行一边;江宁织造曹寅、致仕吏部尚书宋荦、浙江巡抚王度昭则不偏不倚,保持中立,从中可以窥见康熙朝后期满汉大臣之间隔阂甚深,满汉矛盾依然尖锐以及官场政治生态已趋于恶化。

    2017年01期 v.33;No.153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代惠民县城迁修缘由

    李博文;任丽萍;

    宋代,地处黄河下游的惠民县(棣州),因水患灾害严重,再次变迁城址。由于惠民县地处宋辽前沿地带,多次遭受契丹的侵扰,而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天灾的频发、商业的受限,进一步激化固有矛盾,导致农民起义频发,面对外患与内忧,统治者为巩固在该区的统治,派遣工部尚书牛保奉诏修筑城池。

    2017年01期 v.33;No.153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语言文学艺术研究

  • 《全宋文》失收陈公辅佚文十一篇辑补

    陈开林;

    《全宋文》作为两宋的文章总集,内容宏富,然而作家作品漏收情况也在所难免。学界对此多有补辑。陈公辅作为宋代著名谏官,其文章《全宋文》未见收录。通过相关典籍的搜检,蒐辑其佚文十一篇,以补《全宋文》之阙。

    2017年01期 v.33;No.153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焉得”及其否定式——兼释“死焉不得”

    吴春生;

    先秦时代,"焉得"之"得"为助动词时,其否定式为"焉得不",当"得"为动词时,其否定式理论上虽有"焉不得"的可能性,但在传世文献中却未曾见到。从其借以类推的原型"岂不得"来看,其宾语或较为简单,或无宾语,类似"士人尽力"之类的主谓短语充当宾语的情形也未曾出现。因而"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当断句为与上下文风格一致的"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其中"得"为动词,"焉"为兼词,"死焉"即死在那里(战场)。

    2017年01期 v.33;No.153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服饰借代词看古代人物的社会身份

    罗春菊;

    以服饰词作为人物社会身份的代称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借代现象,这一借代现象的产生,源于人们以服饰作为判断人物的社会身份的依据这一心理认知。通过对这一特殊借代现象的考证梳理,可以反观中国古代严明的社会等级制度。

    2017年01期 v.33;No.153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子研究”重要论著篇目辑览

    <正>~~

    2017年01期 v.33;No.15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投稿须知

    <正>1.《滨州学院学报》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滨州学院主办、滨州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每期96页。主要登载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术理论研究新成果。坚持以学术水平作为取舍稿件的首要标准,提倡严谨、扎实、求真

    2017年01期 v.33;No.153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赐稿 欢迎订阅

    <正>《滨州学院学报》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滨州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自1985年创刊以来,承蒙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编辑质量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并与全国40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信息交流关系。本刊热情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2017年01期 v.33;No.153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